欢迎访问水泥砼管|焦作水泥排水管|焦作水泥管|焦作市恒冠工贸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工信部:2014年水泥产量增速将明显放缓

发布时间:2020-05-11 14:44:01 文章来源:dipnybvb 点击次数:1498次

  核心提示:2014年,工信部将狠抓化解过剩产能和发展绿色建材两大工程,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结构调整着力点,把发展绿色建材作为转型升级总抓手,统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三大板块,“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综合运用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等四个手段,更好发展政府作用,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两化融合、结构调整、绿色建材等五项任务,促进行业平稳运行,以发展化过剩、以发展促转型、以发展带升级。

  2月21日,工信部网站公布2013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2014年发展预测及工作重点,其中,工信部预测2014年水泥产量增速将明显放缓。

  2014年,工信部将狠抓化解过剩产能和发展绿色建材两大工程,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结构调整着力点,把发展绿色建材作为转型升级总抓手,统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三大板块,“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综合运用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等四个手段,更好发展政府作用,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两化融合、结构调整、绿色建材等五项任务,促进行业平稳运行,以发展化过剩、以发展促转型、以发展带升级。

  2014年建材工业发展预测

  2014年,建材工业机遇大于挑战,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行业发展创造着巨大需求,但传统大宗产品产能过剩也制约着质量效益提升,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硬约束也迫使行业加快创新能力发展。预计行业运行将保持10%左右的中速增长态势:一是主要产品产量继续稳步增长,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预计2014年水泥产量增速将明显放缓。二是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得以舒缓,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改善。预计2014主营业务收入和实现利润总额继续保持不低于10%的增速。三是节能减排和新兴产业技改投资占比将明显提高。预计2014年完成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但投资保压取向更加明晰。

  2014年,行业发展也应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业内对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认识仍存有差异。二是研发投入很低,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和新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2014年行业工作重点

  2014年,建材工业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这一总基调,坚持用发展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狠抓化解过剩产能和发展绿色建材两大工程,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结构调整着力点,把发展绿色建材作为转型升级总抓手,统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三大板块,“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综合运用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等四个手段,更好发展政府作用,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两化融合、结构调整、绿色建材等五项任务,促进行业平稳运行,以发展化过剩、以发展促转型、以发展带升级。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强化供给侧管理,及时发现并化解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既反不正当竞争也反垄断,维护公平市场环境,支持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倡导骨干企业增强责任关怀,促进行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着力化解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坚决贯彻中央部署,统筹防治大气污染,坚决遏制产能扩张,清理整顿违规产能,跟踪监测产能状况,大力淘汰落后,强化节能减排,规范行业准入,推进协同处置,舒缓过剩矛盾压力。

  (三)加快发展绿色建材。联合有关部门做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发布绿色建材推广和应用行动计划,出台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绿色建材产品评价技术要求,强化绿色消费理念,激活绿色消费潜力,扩大绿色建材需求,引导建设绿色建材特色园区,壮大绿色建材产业。

  (四)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坚持需求牵引和创新驱动相结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建材、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非金属矿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

  (五)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创新模式和业态,开展联合重组,延伸完善产业链,加强技术开发,强化新产品和短缺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水泥行业风险管理新途径及发展新机遇——期货市场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14-02-18

  马年开春马上有喜讯,《中国水泥网》报道“科邦首条5000t/d低氮烧成系统稳定运行”。消息称,在系统产量达到预期的5600t/d的情况下,系统的用煤量比原来下降了5-7t/h,降低12%左右;从安装在生产线中第三方监管的废气检测仪器中可以明显的看到,窑内工况好的时候约380mg/m3,一般工况时约320mg/m3。

  科邦这条在主流水泥生产规模线上采用水泥熟料烧成系统优化和低氮烧成技术改造生产线与之前科邦改造的另外两条生产线共同的特点是:降低用煤量10-20%、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30-50%、提高熟料强度1-3Mpa、降低游离钙0.3-0.5%、提高产量5-15%、运行参数稳定波动小、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三条不同规模和分解炉结构的生产线的稳定运行,说明了由烧成系统优化升级技术提升而产生的“水泥熟料低氮烧成技术”能够对现有的熟料生产线的技术提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修订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现有水泥生产线设定了一年半的过渡期,给企业实施减排技术改造的时间甚为充分。作为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是企业依法经营的内容之一。企业在改造升级中除了选择技术路线外,摆在面前的应是资金投入和今后运行中的消耗支出的增加,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成本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高低。

  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时,又能得到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而且还能节约用煤量,同时生产线工况稳定波动小,可谓一举多得。减少污染物排放使企业缴排污费减少(排污费收缴只会越来越强化)、产量增加、品质提高、单位产品煤耗下降、工况稳定都能有助于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对这样的好事,企业没有理由何乐而不为!

  从减排技术上说,从产生污染物的源头着手,使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条件减少,这样一来,对后期污染物治理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排放基数低,需使用的还原剂量可减少,有利于使用还原剂脱硝改造初始投入减少和今后实际运营费用的降低。

  如果采用系统优化和低氮烧成技术对烧成系统的关键部位和工艺环节进行优化后,回报大于投入,则将回报的部分(贴补)用于生产线再加上SNCR脱硝技术的成本增加,则有可能实现脱硝“零”成本的目标。科邦在此提出了加上SNCR脱硝技术后氮氧化物排放标杆--150mg/m3。这个标杆对水泥业内都十分熟悉,这个标准曾经是某省会城市提出过且为之奋斗过的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现在科邦提出的标杆是,在“有望实现氮氧化物排放达到150mg/m3的标准时,脱硝‘零’成本的目标”,应该会对水泥行业推进脱硝工作带来了活力。

  在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要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广应用更加节能、安全、环保、高效的水泥工艺技术。在水泥行业施策中明确要求,强化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和能源、资源单耗指标约束,对整改不达标的生产线依法予以淘汰。

  新修订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给现有水泥企业的施行过渡期虽有一年多,但在严峻环保形势面前,水泥企业应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尽早实施对社会、对企业都有利。科邦烧成系统优化和低氮烧成技术给水泥企业无疑为水泥企业执行新修订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改造计划时,提供了又一家可以进行“货”比的对象。由于科邦烧成系统优化和低氮烧成技术应在使用还原剂脱硝技术之前实施,有阶段性。这一阶段工作做的越充分,对以后再加上SNCR脱硝技术效果会更好。从这意义上说,实施新修订标准给水泥企业的时间并不算太充裕,应该抓紧制订技术改造计划。



  • 一键拨号
  • message
    短信咨询
  • map
    查看地图

  • 一键拨号
  • message
    短信咨询
  • map
    查看地图
  • ewm
    二维码